湖南省艺术研究院是湖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艺术类科研机构,隶属湖南省文化厅,前身为1951年8月成立的湖南省戏曲改进委员会,后相继更名为湖南省戏曲研究所(湖南省戏曲工作室)、湖南省戏剧研究所(湖南省戏剧工作室)、湖南省艺术研究所、湖南省艺术研究院。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的主要职能是艺术研究和艺术创作。承担着艺术科学课题研究,全省重点剧(节)目咨询、论证、辅导、推介;舞台艺术创作,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、保护、传承;艺术人才培训;艺术信息及艺术档案整理、研究、开发、传播;以及优秀艺术作品、艺术理论研究成果的编辑出版。为文化主管部门的文化艺术事业建设决策进行科学论证,提供科学依据,是中宣部“五个一工程”奖、文化部文华奖、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、湖南艺术节等重点剧目的组织与生产不可缺少的辅助性机构,是国家重点艺术科研项目的研究机构。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现有干部职工45人,其中具有正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4人、副高职称13人、中级职称7人、其它专业技术人员7人。下设11个部门:剧目室(艺术研究室)、《艺海》编辑部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基地、艺术信息部、艺术档案室、舞台艺术创作服务中心、办公室、政工科、知音合唱团、艺术嗓音职业病防治研究室和九天星东方传统文化传习中心。 科研方面。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多次获得文化部的表彰与奖励,承担着国家级、部(省)级重点课题的研究。其中《中国戏曲志•湖南卷》、《中国戏曲音乐集成•湖南卷》、《湖南地方剧种志》丛书在全国率先完成,开全国艺术类志书编撰之先河;目连戏、傩戏课题成为全国艺术科研重点课题。获文化部“第一届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”一等奖2项,三等奖2项。上世纪五、六十年代勘校、八十年代印刷、出版的《湖南地方戏曲传统剧本》、《湖南地方剧种志》丛书、《湖南地方音乐集成》等系列科研成果均成为宝贵的艺术史料。正在研究的课题有: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《戏曲动漫研究》,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《湖南民族民间艺术源流研究》等。 剧目生产方面。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参与了全省重点剧目的研讨、指导及创作,介入的精品力作近百个。其中,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2个,获中宣部“五个一工程”奖剧(节)目10多个,获“文华大奖”剧(节)目3个,获“文华新剧目奖”剧(节)目15个。同时,我院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多次获得部(省)级以上个人单项奖。 剧目推介方面。联合各艺术院团、全省各市(州)文化局、艺术研究所、艺术创作中心开展剧本交流、推介工作,为剧团找剧本,为剧本找出路。已多次将各类型剧本成功推介给相应艺术院团。 学术刊物方面。由湖南省文化厅主管、湖南省艺术研究院主办的艺术类综合期刊《艺海》,创刊于1958年,从半年刊、季刊、双月刊发展成至今的月刊,曾多次获“田汉戏剧奖•优秀期刊奖”。高端的学术品位,在国内、外培育了广泛的作者、读者群,为宣传推介湖南艺术、促进湖南省的艺术繁荣、艺术理论研究、艺术人才的培养搭建了广阔的平台。 文化遗产的抢救、保护、研究方面。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起,湖南省艺术研究院特邀老艺人作教学录像演出,择取11个湖南戏曲剧种中的230出(折)传统剧目进行录像,制作脸谱面具86个;主持、参与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祁剧高腔、辰河高腔《目连救母》的抢救、挖掘、展演及录像;举办湘西凤凰首届傩戏研讨会、怀化辰河高腔目连戏国际学术研讨会、沅湘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活动;邀请老艺人作脸谱勾画并拍照出版;所藏图书二万余册,音像资料光碟七千多张。 人才培养及储备方面。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多次举办舞台艺术各个门类的研修班,着力打造一批批颇具影响力且德艺双馨的艺术骨干。 艺术信息方面。湖南省艺术研究院承担了省内大量的舞台艺术信息录制工作,有专题片《湖南文化艺术精粹》(共4集),舞台剧录像200余部,全国或区域性的重大文化活动宣传片10余部,以及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题片近10部。 2015年11月16日,报省编委批准,同意在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加挂湖南省书法院牌子。 优异的成绩、丰硕的成果和重大的影响,确立了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文化地位。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将在“十八大”旗帜的指引下,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