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省文化厅领导下从事剧目辅导、戏曲研究的事业单位,前身为湖南省戏剧工作室。1956年元月,撤销原湖南省戏曲改进委员会,成立戏曲工作室。1962年12月改为戏曲研究室。1965年11月恢复戏曲工作室名称。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于1969年1月撤销单位编制,人员下放农村。1978年6月16日恢复建制,更名为湖南省戏剧工作室。1980年11月28日改组为湖南省戏曲研究所。
湖南省戏曲工作室原有编制十八人,后增至三十人,设正、副主任;改研究所时编制三十五人,设正、副所长。先后担任正、副主任、所长的有阎金锷、金汉川、王大光、叶颖、李树春、颜昌平。
“文化大革命”前,主要从事剧目工作及舞台艺术调查研究。剧目工作方面:曾组织辅导全省挖掘传统剧目,本省地方剧种中百分之八十的传统剧本得到记录,收集抄本五千余个,并校刊、编印了《湖南戏曲传统剧本》四十四集;组织、辅导全省整理、改编传统剧目数百个,择优编辑为《湖南地方戏曲丛刊》二十一集;内部编印了《湘剧剧本选》十余集。同时组织了全省现代戏创作,参与创作了《打铜锣》、《补锅》等一批优秀剧目;并编印现代戏剧本八十一集,共一百一十五个剧目,向全省推荐演出。调查、研究方面:组织工作组对祁剧、长沙花鼓戏、岳阳花鼓戏等剧种作了全面调查,收集、编撰了《湖南地方戏曲脸谱选集》、《表演经验谈》、《湘剧演员基本训练、毯子功》,《长沙湘剧高腔曲牌》、《长沙花鼓戏音乐》、《湘南花鼓戏音乐》等多种资料专集,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或内部发行。戏曲活动方面:参与了历届省级会演、调演工作;组织各戏曲艺术门类的专题讨论和座谈、笔谈;举办或参与省、地区戏曲干部、演员训练班的教学工作等,以及指导各地(市)戏工室工作(各地市戏工室见484页表)。还与中国戏剧家协会湖南分会联合创办了月刊《湖南戏剧》。
1978年恢复建制之后,仍继续承担全省剧目的整理、改编、创作、评论的组织和辅导任务;参加省文化局主办的全省调演、会演工作;主办《湖南戏剧》及其增刊;举办或参与各种专业学习班的教学;并对《发霉的钞票》、《松坡将军》等一批得奖剧目,重点加工。改为戏曲研究所后,工作重心逐渐转向地方戏曲的全面研究。
由于“文化大革命”后期,原戏曲工作室历年所藏文字、音响、图片、脸谱模型、文物等资料全部被毁,研究工作的起点便摆在广泛搜集资料、抢救传统艺术遗产方面。因此组织力量重新对全省地方戏曲剧种历史、声腔音乐、传统剧目进行了全面调查和重点挖掘;重新组织传统剧目的记录、收集,并编印了《湖南戏曲传统剧本》三十四集;组织全省完成了全部地方剧种诸声腔的曲牌、唱腔、过场曲和打击乐曲的录音、记谱工作,存音响资料磁带八百小时;拍摄了全省大戏剧种的传统脸谱彩照三百余帧;小戏剧种脸谱五十帧;编撰《湖南地方戏曲史料》四集;还具体承担了省文化局举办的祁剧、湘剧、辰河戏、常德汉剧、荆河戏、长沙花鼓戏的代表性传统剧目教学工作,选出其中优秀剧目百余个,请中国艺术研究院录像队录成资料片近八十小时,并对这几个剧种的沿革、艺术流派、科班、班社、脚色行当、代表性艺人等作了全面调查,整理成文字资料,收入各剧种教学纪念册,及时抢救了一批较系统的珍贵资料。在抢救艺术遗产的同时,开展了各艺术门类的研究工作。戏曲文学方面:组织了《高腔剧目初探》的编写;对三十年整理、改编、创作的优秀剧本,作了全面回顾与总结,编撰了戏曲文学论文专辑;对剧目工作及改编的传统剧目、新编古代故事戏、创作的现代戏举行了多次专题座谈会,并组织、撰写了一批论文。音乐方面:多次举行过高腔音乐、小戏音乐、打击乐,音乐革新等全国和全省性的学术研讨会;编撰、出版了《湖南花鼓戏音乐研究》、《湘剧高腔音乐研究》、《长沙湘剧高腔变化初探》等专著和音乐研究论文专辑。表导演艺术方面:举行过多次行当、人物形象塑造、代表性剧目的专题座谈,编撰了论文专辑。1982年,全所大部分研究人员都投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《中国戏曲志·湖南卷》及《湖南地方剧种志》、剧种史编撰的筹备和资料搜集工作。
建所以来,所内设剧目、音乐、表导演、史料四个专业组及《湖南戏剧》编辑部等业务机构。至1982年底止,各部门的主要业务人员,剧目组有:文忆萱、叶蔚林、乔德文、江沅球、俞康生;音乐组有:贾古、易扬、黎建明、唐盛河、朱立奇、石生朝;表导演组有:蔡倜、黄其道、高宇;史料组有:尹伯康、谭君实、陈青霓、王前禧、胡建国;《湖南戏剧》编辑部有:王群、刘样、马焯荣、江正楚、张京信等。先后曾在省戏曲工作室工作过的主要业务人员还有:蒋经成、刘回春、张文卿、李果仁、凌一云、谢让尧、李昌敏、王光炤、田奇武、范正明、徐叔华、周峥嵘、闵敏、袁家式等。